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两首关于自由的小诗)
两首关于自由的小诗
自由,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东西。
其一: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这首诗选自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沃尔特·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
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长短,
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
是雄鹰和海鸥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那金丝雀和学舌鸟绝不是我的理想。
我,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啼啭,
我要去,
充满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的蓝天展翅翱翔。
作者不屑于与燕雀争长论短,渴望成为雄鹰、海鸥,渴望去长空博击风浪,在天空自由自在的 翱翔,表达了其热爱自由,勇于奋进的人生态度。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都有一个自由飞翔的梦想。毛主席也曾在诗中写道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其二:
像自由一样的字眼
[美国] 兰斯顿·休斯
有像自由一样的字眼,
讲起来甜蜜而舒坦。
日日夜夜,岁岁年年,
自由在拨动我的心弦。
有像自由一样的字眼,
几乎使得我大声呐喊。
你如果知道我的经历,
你就会明白我的情感。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美国作家,主要以诗歌著称,被誉为“黑人民族的桂冠诗人”
语文七上文言文点击
1. 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七上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1.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长短;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
是雄鹰和海鸥深深打动了我的心,那金丝雀和学舌鸟决不是我的理想。我,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啼啭,我要在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中展翅翱翔。
2.liáo kuò chàn zhuǎn áo 3.比高低 盼望(希望 期望) 天穹(天空) 醇美 快乐 目标(希望) 4.象征那些为了安逸牺牲自由的人 象征为了自由,宁愿去搏击长空,迎接暴风雨,接受大自然的挑战,接受命运挑战的人 5.写出了作者多辽阔天宇的深切期盼,想让自己的双翼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的翱翔 6.做热爱自由、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那充满欢乐、与暴风雨勇敢搏斗的海鸥 是紧承第一组对比句式之后,用两组不同的意象(雄鹰与海鸥、金丝雀与学舌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7.“我不愿”和“我渴望”、“我不习惯”和“我要” 要去搏击长空,迎接暴风雨的洗礼,接受大自然的挑战,接受命运的挑战 哗袱糕惶蕹耗革同宫括 8.如:我不愿做随风折腰的柔草,我愿做耸立山顶四季常青的松柏 9.如:用清风白云表达对自由的追求,用小桥流水表达对宁静的向往,用死水表达对污浊的憎恶, 用夜游动物表达对罪恶的厌弃。
2.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 痴想 隐秘 凝成 喧腾 一瞬间 啜泣 纳罕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溅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缀连 倔强 洗濯 玷污 诅咒 冉冉 雏形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慧心 嬉戏 闲适 禀告 厄运 心旷神怡 险象迭生 执著 鞭策 奢望 蹂躏 猝然长逝 酝酿 黄晕 抖擞 镶 水藻 贮蓄 澄清 逝川 湛蓝 唱和 玄奥 犬吠 凝神 津津乐道 丁丁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葱茏 峰峦 预兆 一霎间 狩猎 喑哑 静谧 窸窣 开膛破肚 海域 一叶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一切乌有 丫杈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攥 逮 怦怦 寒颤 嫩芽 霎时 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至爱 炫耀 称职 妥当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笼罩 疏星 女娲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戏 哞哞 潺潺 孪生 痒酥 踉踉跄跄 二、课文理解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
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
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给人的感觉似乎。
3. 七上 现代文品读 文言诗文点击 滹沱河和我 答案辟——僻
皇——惶
戒——诫
脱——蜕
明——名
一张一合的动
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不真切,不清楚
造句略
3.C
4.喷,有力度有速度,更能表现出滹沱河涨水时不可阻挡的气势
5.她不能阻拦我,我就是个小滹沱河啊!
任性、倔强
6 通过描写狗的异常表现,侧面写出滹沱河发水时声响巨大,气势宏大
7 “我”的母亲河滋养我长大,它桀骜不驯的性格正是我的性格,它是我感情的寄托,是我的精神乐园
8 通过姐姐的描述以及我的害怕恐惧的反应,为后文着力描写滹沱河涨水的宏大气势蓄势铺垫
9 要点:滹沱河涨水时气势雄浑,它的吼声能够促人警醒;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深深震撼了我
10 要点:与滹沱河一样在逆境中坚强不屈,令人震撼。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的赏析
“金丝雀”羽色鲜艳,一种十分美丽且会唱歌的鸟。但作者不被其徒有的外表所迷惑,也“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蹄啭”, 即这些都是表面的。
“学舌鸟”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种自由欢乐的感觉。
作者渴望成为“雄鹰”、“海鸥”,即渴望去搏击风浪,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遨游,表达了其自由搏击、勇于奋进的人生态度。
“雄鹰”正如作者所言的力量和意志的象征,而“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品读阅读答案
正文
,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长短;
我,渴望去那寥廓的天宇高高飞翔.
是雄鹰和海鸥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那金丝雀和学舌鸟决不是我的理想.
我,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蹄啭,
我要去充满自由,欢乐,力量和意志的蓝天展翅翱翔
问题:“我”为什么不屑成为“金丝雀”、“学舌鸟”,却渴望成为“雄鹰”、“海鸥”?他们各是怎样的形象?“金丝雀”羽色鲜艳,一种十分美丽且会唱歌的鸟。但作者不被其徒有的外表所迷惑,也“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蹄啭”, 即这些都是表面的。
“学舌鸟”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种自由欢乐的感觉。
作者渴望成为“雄鹰”、“海鸥”,即渴望去搏击风浪,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遨游,追求一种放荡不羁的自由生活。
我觉得“雄鹰”正如作者所言的力量和意志的象征,而“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
“金丝雀”羽色鲜艳,一种十分美丽且会唱歌的鸟。但作者不被其徒有的外表所迷惑,也“不习惯用甜美的颤音柔声蹄啭”, 即这些都是表面的。
“学舌鸟”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种自由欢乐的感觉。
作者渴望成为“雄鹰”、“海鸥”,即渴望去搏击风浪,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遨游,追求一种放荡不羁的自由生活。
我觉得“雄鹰”正如作者所言的力量和意志的象征,而“海鸥”是一种自由和欢乐的精神寄托。
说一说<囚歌>与《在自有和力量中飞翔》这两首峙主要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囚歌》代表了革命志士不屈于反动派的坚强正直,表现了革命党人的伟大爱国情怀。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按这几点补充一下就好了。
《在自有和力量中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体现了美利坚民族对自由民主的向往,歌颂热爱自由,勇敢拼搏的美利坚民族精神!!!!!!!!!!选我!!!!!!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的草叶集
草叶集,是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之名得于本诗集中的一句话:“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篇正如其名,展现着美国土地之上长满的芳草,生机勃勃地进发出惑人的清香之息。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从1855年初版的12首发展到1891-1892年“临终版”的401首(见注释),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1867年的《草叶集》第4版只有8首新诗,但收入了《样鼓集》及其续集。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发表的长篇文章《民主远景》,它总结了作者的文艺观和政治主张。
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丫》,收入62首新诗和一些文章,集中的诗篇后来收入《草叶集》的第8版(1889),并成为“附诗一”。1891年费城的出版家出版惠特曼的新作《再见吧,我的幻想》,其中的诗篇成为《草叶集》的“附诗二”。《草叶集》的第9版(1892)包括“附诗一”、《七十之年》和“附诗二”《再见吧,我的幻想》。诗人去世后的遗诗《老年的回声》,作为“附诗”。见1897至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采的全集也都收入。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9版。 书 名: 草叶集
作者:沃尔特·惠特曼(WaltWhitman)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ISBN: 9787561348666
开本:16开
定价: 22.00 元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读一读,体会诗歌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我只愿做我心中的自己,外在的所有枷锁都不能将我禁锢。
我也不会和任何人去做任何无所谓的比较,我只要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我的路在前方,而不是留在这里,做一个任人取乐的小丑……
我的力量,来自我对自由的幻想!